特写|上午中山跑工厂,下午深圳搞研发

时间:2025-01-06 20:37:20 来源:时讯视界

  深中通道开通以来,特写深中跨市公交车司机梁超荣忙得不可开交。上午两条跨市公交线路开通即达最大运力负荷,中山圳搞AG超玩会入口每天车票“一售而空”。跑工

  抢票人当中,厂下就有在中山通宇通讯射频事业部的午深深圳研发经理刘爱平。近日,特写他开启了“一日双城办公”的上午新体验:上午跑一遍中山工厂调试样机,下午还能回到深圳基地研发,中山圳搞双城工作两不误。跑工

  这个盛夏,厂下乘着这条“超级通道”的午深东风,一批“深中人”真切地走进了一个从未体验过的特写“半小时生活圈”。

  在中山投资置业20套房产的上午香港人龚庆荣,最近不仅刚刚跟太太领了中山居住证,中山圳搞还带着香港的朋友来中山看房……从深中跨城工作的“打工人”,到深中通勤经营的企业家,再到经常“北上消费”的香港客,这些看似互不关联的新人群被深中通道紧密地联系到了一起。一批“深中人”正迎接着这波快速而剧烈变化的跨城新风潮。

  “老婆要求,一周回家两趟”

  “从市内公交司机变成深中跨市公交司机,是一种让人心生自豪感的新挑战,连我的小孩都以我为榜样。”6月30日下午,作为中山首趟深中跨市公交的司机,从业超20年的梁超荣在深中通道遇上了首次“大堵车”。提前一个月做足了功课的他,仍遇到了不少与想象中不同的路况和突发情况。深中通道开通首日,24小时内突破了12.5万车次。

  随着车流量剧增,深中通道路况变得复杂,路上偶遇车辆违停或车辆事故,AG超玩会入口首趟深中跨城公交的驾驶时长比预计时间超出数个小时。“回程时,不少乘客建议绕走南沙大桥回程,也有乘客心急如焚想下车。”梁超荣不仅提前做足了预案,为车辆充满了电,更不断地安抚乘客,更根据自身经验研判路况,最终顺利安全地带着乘客返程。

  过去十余年,他一直在跑市内的公交路线。早在半年前,得知深中跨市公交正择优选拔司机,要求司机过往几年的行车事故率低、乘客评价高,各方面评分高。他铆足了劲,争取名额,希望能开上这趟途经世纪工程的跨城公交。

  “我感觉深中跨市公交司机不仅是一份工作,更代表我们中山城市形象。”梁超荣说,自己提前一个月接受了培训和考核,这几天看着乘客爆满的公交车,吹着海风,听着车上一阵阵“哇哇”声,心里既有压力也有惊喜。他仍然记得,开通首日,首次体验深中跨市公交的乘客对他说,“很荣幸坐上这趟公交,辛苦司机大哥,带我们去看这座世纪工程!”

  “有了深中通道,长期跑粤港两地的司机大哥也轻松了很多。过去晚班,从深圳湾返回中山几乎要夜里12点。现在不用堵车,缩短车程,10点多就能下班。”永东巴士负责人温顺华说,深中通道开通首日,乘坐永东巴士往返深中乘客翻了4倍,而开通3天内,工作日人流较同期增长15%。

  温顺华算了一笔“成本账”:四类车辆上深中通道全线收费79元,而过去长期跑深中的跨城司机经虎门大桥后,全程的过路费超百元。如今,不仅在路上耗费的时间缩短了一半,过路费和油费成本都降低了。这直接体现在乘客的车票上。“过去,从中山去深圳湾大概100元,现在90元,不但快了,还便宜了!”经常往返香港中山两地的陈女士说。

  7月5日起,永东巴士计划每日往返巴士班次将增加至42班。而直达香港的粤港直通巴也将中山至香港班线由原来每天18班次加密至26班次,连通中山各镇街,方便街坊往返粤港两地。

  随着跨城交通的便利提升,迎来生活工作变化的还有一批“深中候鸟”。

  从事新能源汽车配件行业的“深中候鸟”刘宏亮已跟随落户在深圳宝安的公司来中山南头开拓市场近半年。然而,苦于生活距离,他每两周才能回一趟深圳龙岗,陪伴家人时间较少。“7月1日凌晨1点出发,从深圳龙岗白泥坑到中山只用了1小时15分钟。心情特别兴奋激动,我老婆还要求,以后一周回去两趟。”刘宏亮翻出当晚通行时间的截图说。

  “上午在中山工厂调样机,下午在深圳搞研发”

  经过数百次的深中跨城通勤,深圳新益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办主任袁茉莉对这条深中通勤路早已熟透于心。“遇上堵车时,用时更长。”长距离的车程和拥堵的交通,让她无比盼望深中通道开通。

  对于新益昌员工来说,这样的跨城生活是常态。在新益昌中山基地的1000多名员工中,有1/3来自深圳。深中通道开通后,为他们打通回家的捷径,也打通新益昌深圳、中山基地的快速通道,两大基地的车程将从原来的2个多小时缩短至40分钟以内。

  “深中通道对于我们公司来说,真的是‘黄金大道’。”如今,袁茉莉已成为公司生产基地的负责人。对于深中通道带来的变化,袁茉莉以及公司决策层已作出新的布局。继2022年在翠亨新区建设新生产基地后,新益昌正在翠亨新区的新地块上,建设集团的研发中心、高端智能装备智能制造基地等内容。新基地建成后,新益昌在深中两地的厂房面积将超过20万平方米。

  对于深中通道的期待,中山小神童创新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小神童公司”)董事长赵勇也整整持续了5年。7月1日,深中通道开通后第二天,赵勇带着员工驾车从翠亨东收费站入口登上深中通道,成为首批上桥车辆之一,将期待变作现实。

  7月2日,深中通道开通试运行后的第二个工作日,赵勇就感受到了便捷:“9点51分在深圳接到同事电话,10点半我已经在中山公司会议室和客人开会了。”

  作为主营爬楼机等设备的生产制造企业,小神童公司基本与深中通道建设期“同岁”。2017年,深中通道启动建设之初,赵勇带着公司产品以及20多名员工南下,深深扎进了翠亨新区这方与深圳前海隔海相望的海角。

  除了看中深中通道,赵勇和团队更看中翠亨新区背后广阔的大湾区市场。这些年,搬迁至中山的小神童公司的客户、供应链已遍布大湾区城市。“中山、佛山是我们重要的配件和制造基地,深圳是我们控制芯片和技术研发的重要供应地……”

  “我们20%以上的管理层、总监,家住深圳。”广东通宇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通宇通讯”)董事长吴中林说,通宇通讯企业总部在中山,分公司的研发团队以及华为、中兴等大批客户和合作伙伴却分布在深圳。作为首趟深中跨市公交的“体验官”,吴中林一边举起手机记录“上桥时刻”,一边感慨,“深中通道的开通,对企业挖潜深圳客户资源、吸引留住深圳人才都意义深远。”

  “赶紧过来一趟,帮忙调试样机!”7月3日,通宇通讯研发总监惠俊明就直观地感受到深中通道对企业效率带来的深刻影响。当天8时30分许,刘爱平接到一通“求助电话”,9时许就从深圳宝安区赶往通宇通讯总部,调试一款急于给客户寄送的“样机”,当天就完成了调试,傍晚时分就回到深圳家中。

  “研发团队要紧密地与生产制造基地联动,才能及时解决问题。一直以来,深圳研发团队对滤波器与天线的连接互联调试比较有经验,但是过去走虎门大桥用时差不多2个小时,我们大多选择线上会议沟通,技术难题往往要延后几天才能解决。”惠俊明说,如今,同事从宝安到通宇通讯总部,1个小时内抵达,乘坐跨市公交成本也低。

  “以后很多深圳的研发同事来总公司都有‘说走就走’的便利,车上还能养精蓄锐,稍作休息。当日来回也不成问题!”惠俊明说,这对高新技术企业吸引留住深圳人才非常关键。

  深中通道的开通,按下了深中企业市场开拓、供应链延伸以及人才圈扩容的“加速键”。“1小时湾区产业圈”近在眼前。

  “我们早已办好中山居住证”

  “几天前,我通过深中通道从香港回到中山,比平常快了半个小时。”作为鸿利达集团商务拓展副总裁(高层管理),自鸿利达精密组件(中山)有限公司落户在翠亨新区,蔡铭峰已经在中山工作约7年。

  注塑行业企业鸿利达是最早一批在翠亨新区打通“深港中”科创和制造产业链的企业。鸿利达的案例,是“香港科创+中山制造”的缩影。区位,是让香港产业力量走向珠江口西岸的重要因素。“从罗湖发展到福田,之后又到南山、宝安,随着深中通道开通,我相信下一个就是中山。”鸿利达集团创始人、行政总裁蔡俊杰表示,深圳经济特区成立四十多年,有一条由东至西的发展脉络,中山,特别是翠亨新区与前海隔海相望,在深中通道加持下,未来发展十分可期。

  作为土生土长的香港人,蔡铭峰虽然将家安在了香港,但是每周一半以上的时间,他都会留在中山。每逢周一,蔡铭峰便开着粤港两地牌照的小轿车,穿过港珠澳大桥,花2个小时抵达翠亨新区,如今,香港至中山的通勤时间能缩短近30分钟。

  然而,7年时光,早已让蔡铭峰潜移默化地成为一名新中山人。接下来的周末时光,他计划带着一家三口到中山觅食,品尝石岐乳鸽和东升脆肉鲩。作为负责商务拓展的高层,他经常接待来自全球各地的客户。“不少欧洲顾客来公司,一定要参观我们的自动化工厂,现在深圳宝安国际机场就在深中通道路口,20分钟就能抵达中山鸿利达。客户来看厂更方便了。我们也有更多时间带着客户走进中山乡村,给他们推介粤菜美食,加深交流。”蔡铭峰说。

  随着深中通道开通,“北上”港商港人不仅选择在中山工作,也开始热衷于在内地置业安家。就在深中通道通车前夕,龚庆荣与太太早已办理好了中山居住证,计划未来增加来中山居住的频率。

  “从2019年到今年,每年我们都在中山投资房产,目前我和家人已经在中山南头投资了20套房产,实现100%出租。前前后后,我还带动了60多位朋友来中山置业,在南头镇总计投资了107套房产。”龚庆荣认为,当前中山房价处于珠三角地区的“洼地”,随着深中通道开通,中山将迎来更大的变化和发展。

  中国新产业经济研究院院长、暨南大学教授董观志表示:“深中通道释放了珠江口两岸‘珠联璧合’的战略潜力,展现了粤港澳大湾区城市一体化的紧扣成局。”

  董观志表示,深中通道是粤港澳大湾区中轴线上的战略支撑点,直接将深圳、广州和中山由隔海(江)相望变成了连成一片,从空间层面、经济层面和心理层面一次性地完成了三层一体化。

  【记者手记】

  是“深中人”也是“大湾区人”

  深中通道通车后,深中生活圈流行起一种很“潮”的网络话题:在深圳,喊话组队成“通勤搭子”“饭搭子”“旅游搭子”,到对岸中山市体验双城生活。

  越来越多同城生活话题上“热搜”,意味着深中跨越珠江口的双城生活全面启幕。

  在宏观叙事的话语逻辑里,深中通道往往被概括为改写珠江口区域融合发展的“超级工程”。然而从更微观的观察口切入,一个超级工程的背后,串联起的是一个“超级网络”。倘若跳出行政边界来观察和融入更广阔的区域经济格局,不难发现,“深中跨城生活”的奔现也是集中展现大湾区加速融合发展的“一面镜子”。深中通道通车首日,记者发现从深中通道翠亨东高速路口出来的车辆,不仅有深圳的,甚至还有茂名的。这意味着,深中通道联系的不仅是珠江口东西两岸临近的几座城市,而且是更广阔地辐射到粤东、粤西。

  当上午赴中山工厂指导技术,下午回深圳研发的工程师频繁出现;早上在电子科大上课,中午回深圳吃午饭的教授越来越多;当30分钟就能跑一趟中山吃晚饭、再“打个白鸽转”回深圳成为现实,意味着“深中同城生活”真正启幕。

  这种便利也将从经济产业领域延伸渗透到深中双城的教育、医疗、养老、文旅等领域,使得两地生活方式迈向“一体化”。相信未来,不仅有更多“深中人”,还会有更多“大湾区人”跨越城市、走进同城生活。

  【采写】南方+记者 曾艳春 雷海泉

推荐内容